在过去的几天,随着中国奥运代表团和记者们陆续抵达本届奥运会的举办地: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吐槽里约体彻底火了。虽然已经先行抵达那里的国外运动员已经吐槽过巴西糟糕的准备工作,但是见证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中国人当时怎么也想象不到巴西的恶劣景象,甚至连中国运动员入住的奥运村,都还没有完成装修·····更多吐槽点成都摄影培训就不一一例举了,网站上多的是。但国人或许是处于国家自豪感,或者是为了挖苦那些在2008年看扁我们的声音,国人在面对举办国际大型赛事遭遇的窘境多少有点“幸灾乐祸”的感觉。
但除了吐槽,我们更应该去思考。
先说说日益膨胀的奥运会。在过去的120个年头以后,奥运会变得如此的庞大和复杂。每一个承办国都希望把属于自己的奥运会办的独一无二,载入史册。在2008的奥运会上,中国总共支出了193.43亿,赛会志愿者超过10万。北京奥运会规格之高、场馆之完善和赛事服务之齐备,在奥林匹克历史上绝对是划时代的一届。我们在带给世界一个完美的北京奥运会的同时也给很多举办地设立了一个真正无法逾越的标杆。
奥林匹克对于一个国家和城市的价值和意义已经不用多说了,但是如何面对这个日益庞大和隆重的奥运会呢?
奥运会这些年来的成功和盛况,使他越来越膨胀。目前比较起1980年的奥运会,比赛项目增加了50%,参赛的国家和运动员翻了一番,相应的赛事保障人员是当时的三倍以上。举办一届奥运会的成本在不断上升。根据这个趋势,世界上能够承受目前规模的奥运会的城市并不多,并且正在缓慢减少。
面对这个问题,国际奥委会做出什么样的改变?
再来说说里约的现况。之前曾有人预测2016里约奥运会的花销有可能超过200亿美元。面对这样庞大的开销,里约的经济现状如何呢?
回想一下2009年里约热内卢民众欢庆“申奥成功”的盛况,这个场景是不是会让你想起我们在欢庆北京奥运会的状态呢。当时里约的民众对7年后这届奥运会充满了希望!那变成下图这样强烈抵制的状态,巴西遭遇了什么冲击呢?

巴西的经济模式太过“单一”,完全依赖于原材料的出口,而且巴西一直没能改掉自己的经济过于单一依赖出口的老毛病。所以,当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滑落,中国对于巴西原材料的需求也开始明显的减少时,巴西的经济便开始急剧下滑。
而且巴西没有趁经济状况好的时候解决巴西内部臃肿的税务关系、基建的升级、内需分配不均等等阻碍经济多元化发展的问题,错过了好时机。
在2011年国际市场出现波动时,巴西很快就被击倒了。所以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巴西从赢得了2016奥运会和2014年世界杯举办权的状态,跌落到今天老百姓无力消费、公务员因降薪上街抗议,甚至连奥运工程都严重滞后的这么一个状态。而巴西的政客们也没有能力改变困扰巴西的根本问题。
我们相信,巴西民众也绝不希望给全世界人民看到一届糟糕的奥运会,而当良好的经济和充裕的福利都烟消云散时,当国家从经济到政治都一团糟的时候,他们除了拼命捍卫自己的利益,甚至通过抵制奥运会来发泄不满的情绪之外,也别无选择。
巴西的现状给中国上了一堂预警课,如果我们因为改革开放的好成绩而停止向前继续改革,或者不敢向那些深水区改革,那么即便今天中国的经济远比巴西更能抵御经济风险,可万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