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line / 热线电话
Hours / 服务时间
9:00 AM - 18:00
PM
快门,在摄影摄像中跟光圈一样都是很重要的参数和构造,而且,快门也并非是外行所理解只是“咔嚓”一下,它其实需要摄影者了解的知识有很多。
今天,成都王老师摄影培训学校就来分享一些快门的小知识。由于篇幅过长,本文分为上下两篇来细讲,此篇为上篇。
快门的定义
快门,又叫光闸,全称为电子控制纵走式焦点平面帘幕快门,有的地区还有按快门的英文单词“Shutter”来音译成“失打”一词。快门,是照相机中控制曝光时间的重要部件,是摄影摄像器材中用来控制光线照射感光元件时间的装置,是照相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快门的构造
根据快门的构造,一般将快门分为帘幕快门、镜间快门和电子快门三类。
现在的相机基本上都是采用的焦平面帘幕快门,对于单反相机,当曝光时反光板一抬起来就能看到了快门,而微单相机中,目前只有佳能的全画幅微单相机R5和R6可以通过相机设置,在关机后取下镜头后看到在感光原件前方的快门装置,其他的微单相机则要在曝光过程中才可以看到快门的抬升和降落。
对于快门的构造,有一个冷知识需分享:那就是许多人认为快门只有一道闸门来控制进光,其实,相机的快门是有两道闸门的,它们分别叫前帘和后帘,靠近镜头的闸门称为前帘,靠近感光原件的闸门称为后帘。之所以相机有两个快门帘,是因为:为了能让相机从上往下曝光,也能让相机从上往下结束曝光。若相机只有一个门帘,那么当门帘是从上往下开始曝光时,在曝光结束后,门帘就要从下往上运动了,这就会导致:上面的曝光比下面多,当在使用非常快的快门速度进行拍摄时,画面曝光就会出现不一样的情况。
所以,在相机进行拍摄时,快门的后帘从下往上打开,这时候因为快门前帘还是闭合的,所以不会有光量进入感光原件。当快门后帘从下往上打开,然后快门前帘再从上往下打开,画面从上往下进行曝光,在这段时间内,相机会发出“咔”的声音,待曝光结束后,快门后帘从上往下闭合,后帘一闭,整个曝光就结束,此时,相机会发出“嚓”的声音。所以,在相机拍照时发出的“咔嚓”“咔嚓”的声音就是相机在曝光时,快门工作,前帘和后帘运动所发出的声音。
快门的作用
快门的最主要的作用是控制曝光的单位时间。由于快门控制着曝光时间的长短,所以,当快门时间越短,则曝光时间越少,听到的就是“咔嚓”一声,当快门时间越长,则曝光时间越多,听到的就是“咔——嚓”的一声。
那么如何判断快门时间的长短?首先要明确:快门速度的单位通常为秒,除了秒还有分和时。常见的快门速度有整数秒和分数秒,例如:8秒、4秒、2秒、1秒为整数秒,而1/2秒、1/4秒、1/8秒、1/15秒、1/30秒、1/60秒、1/125秒、1/250秒、1/500秒、1/1000秒等为分数秒。对于分数秒,当分母越大表示快门速度越快,曝光时间则越短,当分母越小,表示快门速度越慢,则曝光时间越长。
一般来说,当快门速度在1/2000秒、1/4000秒、1/8000秒时,是非常快的高速快门速度;当快门速度在1/250秒、1/320秒、1/500秒时,是高速快门;当快门速度在1/30秒、1/40秒、1/60秒时,为慢速快门;当快门速度在1/30秒以下的通常称为慢门;当快门速度在1/4秒、1/2秒、1秒甚至1秒以上,就是很慢的快门速度了。
在拍摄的时候,还可以通过控制相机快门速度来拍出不同的画面效果。因为快门控制动态影像的成像效果,当相机快门的曝光时间不同,那么拍出来的效果也会不同。比如:在摄影摄像中常用高速快门来凝固快速运动物体的运动瞬间,用慢速快门来拍摄光轨、拉丝的云、雾化的湖面等。
所以,通常在拍摄中,根据拍摄对象的运动状态,快门设置一般为:高速运动物体拍摄至少要1/500秒以上,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快则快门速度越高,比如:拍摄奔跑中的赛车或运动员要求快门速度要在1/2000秒以上,拍摄正常行走的行人快门速度在1/125秒以上,慢动作则可以在1/60秒以上就可以。追焦摄影的快门速度一般用1/30秒。拍动感的流水可用1/15-1/8秒的快门速度,而雾化的水面要求快门速度要在1-2秒以上才能有预期的效果。当快门速度在10秒以上,这类更低的快门速度通常拍摄光绘涂鸦或者星空星轨。
本文原创:成都王老师摄影培训学校,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