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line / 热线电话
Hours / 服务时间
9:00 AM - 18:00
PM
凌晨四点的外滩观景台,二十岁的林夏正架着三脚架等待日出。她的Instagram账号刚因为一组武康路梧桐光影照涨粉3000+,评论区挤满"求教程"的留言——这要归功于上海摄影培训中心那堂《城市光影魔法课》。
在这座每分钟诞生63张社交平台照片的超级都市,像林夏这样的Z世代正在用镜头重新解构上海。而藏在外滩源百年建筑里的上海摄影培训中心,俨然成为年轻创作者的"光影充电站":落地窗教室正对东方明珠,课程表上赫然列着《网红打卡点拍摄避雷指南》《咖啡厅高级感构图》这些让00后两眼放光的主题。
上周的特别工作坊却让学员们集体惊呼"破次元"。来自成都摄影培训王老师的《火锅与光影的川味美学》课上,那位扎着小辫的王老师掏出辣椒面撒在镜头前:"要拍出成都的烟火气,得先让相机尝尝花椒的刺激!"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教学,意外地征服了追求个性的年轻学员。
"知道为什么成都茶馆照片总带着故事感吗?"王老师翻转手机展示用上海摄影培训中心设备拍摄的成都九宫格,"三分构图留白+七分市井温度,这才是年轻人要的'活色生香'。"这种混搭教学产生的化学反应,让沪上学员们突然理解到:陆家嘴的金属质感与玉林路的市井烟火,原来都是中国城市叙事的AB面。
现在每到周末,上海摄影培训中心的暗房里总飘着火锅底料香味——学员们自发组织的"成沪摄影沙龙"上,王老师远程指导的"川派调色法"正成为新流行。当成都的慢生活哲学遇上上海的摩登节奏,镜头里碰撞出的不仅是地域美学,更是一代年轻人对多元文化的创造性表达。
下个月,上海摄影培训中心的课程表将新增《24小时城市记忆拼贴》,据说灵感源自王老师"用24顿火锅认识成都"的疯狂企划。或许这就是当代摄影教育的正确打开方式: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持续迸发的创意火花,就像年轻人永远刷不完的灵感APP,永远在加载下一个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