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line / 热线电话
Hours / 服务时间
9:00 AM - 18:00
PM
三个月前,我的朋友圈照片还停留在"游客照三件套"——剪刀手、大脸自拍和模糊的风景。直到遇见成都摄影培训王老师的"零基础暴击美学课",才惊觉原来我的华为P40藏着这么多黑科技,而我的审美还停留在诺基亚时代。
一、构图:从随手拍到强迫症式取景王老师第一节课就粉碎了我的认知:"九宫格不是用来P图的,是让你避开死亡构图的!"当他演示如何用引导线让火锅照变身舌尖上的中国画面时,整个教室响起此起彼伏的"卧槽"。现在逛春熙路,我的眼睛会自动给街景套上三分法框架,连买杯奶茶都要找45°黄金角度。
二、光影魔法:手机也能玩转伦勃朗记得有次外拍遇上阴天,全班哀嚎着要改期。王老师却掏出反光板:"正午顶光都能拍出时尚芭莎大片信不信?"那天我们硬是用外卖锡纸和白色卡纸,在人民公园拍出了杂志级人像。现在看到树影斑驳的墙面,第一反应不是躲太阳,而是拉着闺蜜来组森系大片。
三、后期:滤镜≠美颜十级以前我的修图流程就是美图秀秀一键美白,直到王老师示范用Snapseed局部调色。看着他给宽窄巷子的青砖调出王家卫电影色调,我才明白什么叫"调色要有叙事感"。现在发朋友圈的图,总有人问:"这真的是手机拍的?"
四、摄影眼养成:生活处处是素材课程最颠覆的是"菜市场美学"特训。在王老师带领下,我们拍出了芹菜叶上的露珠特写、猪肉摊的几何排列,甚至辣椒堆的撞色艺术。现在逛个超市都能发现二十个拍摄主题,手机内存严重告急。
结课那天,王老师说的话特别戳心:"好照片不在西藏雪山,在你们每天路过的早餐摊。"确实,这三个月最大的收获不是技术参数,而是学会用镜头重新热爱平凡日常。最近我的#成都探店#系列在小红书点赞破千,而这一切都要感谢当初果断报名成都摄影培训王老师课程的自己。
最后分享王老师的金句:"年轻人玩摄影,别急着买设备,先买审美。"现在看以前拍的"死亡角度"美食照简直想穿越回去删掉!如果你也想让朋友圈质感飙升,真的,去听节王老师的课,比换十个旗舰手机都管用~